辛夷枝上猫头鹰

很穷,希望大家用爱发电,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

一个好猫头鹰,无害,一般不叨人。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持有国家一级爬墙运动员和特级间歇性神经错乱证书。

杂食,可逆,刷屏,偶尔拆和贵乱。
洁癖谨慎关注。

挖出我去年随便搞的读书笔记

就存个档


19年12月读书笔记


1.《弃业医生日志》

标准英式黑色冷笑话,太好笑了,宿舍停电那天坐在走廊里看完的,笑到声震半座楼。联系这两天杨医生的事情再去回想,其实又挺难过的。NHS和我国的公费医疗体系一样是本国人民的骄傲,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建立在相关从业者的高强度工作上,而且很难说他们是不是得到了与之相称的回报。大概建立在从业者的过度付出和道德负担上的体系多少会有运转不良。总之是本好书,看冷笑话取材了解NHS和医生真实生活都可以通用。


2.《她身之欲》

个人觉得很有趣的点是书里体现的社科研究的不可复制性和自我反思,换一个研究者进入这一片田野也许并不会得到和作者同样的结论。但self reflexive ethnography的本质目的也许就是在对他者的探究中反观自身。

对小姐/性工作者的命名讨论其实很精准地折射出这个人群真正的欲望,与其说是主流话语所说的拜金和堕落,不如说她们是被卡在乡村和城市之间,被现代化所裹挟,进退不得的一群人。主流社会鼓励的“勤劳,奋斗,上升”像是大开拓时期的美国梦,在实践中已经显示出一些不合时宜来。婚姻是长期卖淫,反过来讲,通过短期卖淫获得一些暂时的阶层上升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打算有空把潘绥铭的研究找来看看。


3.《人类学》当代中国出版社

不知道自己为啥要买……基本上是把我系入门第一节课的第一篇背景阅读浓缩简化了一下用人话写了一遍,还附了很多插图……做我系入门科普还是挺好用的,推荐想知道人类学到底是干点啥的朋友们趁特价入手。全价不值得,特价对我也不值得,和已有知识面几乎完全重合,只有一个按图索骥买书的书单作用……


4.《夏娃:母亲走过的历史》

一个简单的怀孕分娩史介绍,偏重欧洲的情况。看完更不想生孩子了(……)做资料手册相当好用,联系欧洲史看别有趣味。人类这么折腾了女性和胎儿/婴儿十个世纪,居然还没有绝种,古代人类真的是被筛选出来的天选种族8……


5.《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研究》

我不行,我对我国特色的这套术语过敏,一看到大脑就自动罢工,难以提炼出什么有效信息……勉强看懂几个点:1.基础管理组织缺位 2.空心村 3.以随用随建的功能性组织为主

我不行了,我败退了


6.《社会性别量表的开发与应用:中国农村生殖健康领域研究》

买来学研究方法的。高估了自己的统计学水平,看到研究方法的时候徐徐劝退自己。

量表统计,从入门到放弃……


7.《现代社会的形成:1500年以来的社会变迁》

偷开亲友的书看,果然书非借不能读(……)

以英国-欧洲为中心,简述了五个世纪以来社会各个维度的变迁。对于我高中应试培养出来的历史知识来讲,它给出了一幅更加清晰全面的横向剖面图,对于“现代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和改变讲得相当清楚,很有趣的书,仿佛看着一个婴儿怎么一步步成长成自己熟悉的那个成年人。

一个很舒服的地方是它很自然地将女权作为诸多维度之一纳入了讨论,对比现在但凡提女权就只有污名化的网络空间……害。


8.《大学的门槛:美国低收入家庭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问题研究》

总结了一下我一边看一边跟亲友直播了些什么。

本书第一章:我们需要给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拨款本书

第二章:因为他们家庭真的供不起他们上大学本书

第三章:拨款!!!别减税放贷款了!!!给奖学金!!!

本书第四章:通胀了大哥,奖学金敢跟着涨涨吗?不敢的话敢紧着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发吗?

本书第五章:当年杏花微雨,我们不是说好政府应该针对资助贫困学生,保证所有人都拥有均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吗?你们变了!!

本书第六章:只考虑经济问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把早期干预计划捡起来继续做

本书第七章:还有其他一系列的全面干预和支持计划,不要觉得给钱就完事了!

本书第八章:何况你们还没有给够钱。新一代学生长大了,要上大学了,少数族裔人数也多了,也要上大学了,给~~~钱~~~

本书第九章:美国政府,醒醒,起来干活了。

我真是一个有天赋的相声写手。


9.《焦虑与希望:对北京城市贫困群体的传播社会学研究》

理论很多,案例还是有些少。对于因为经济原因被基本隔绝在大众传播之外的贫困群体,现代化的传媒理论有多大程度上适用?十五年后的今天呢?相对于还能上网发声的人群来说,这部分隐身于视线之外的人群才是真正的弱势。


10.《厌女》上野千鹤子

是本好书!!!推荐所有人都去看一看,没有理论基础的可以入门,有理论基础的也可以去复习一下她相当清晰的框架。

用了伊芙·赛吉维克的homosocial理论来解释男性间的关系,男性作为主体却必须通过女性来“成为男人”,自以及厌女症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框架。基本纳入了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性别议题,放到现在来看居然毫不过时……

之前写小论文的时候被学CS的亲友批评“你要改变这种第一反应去图书馆查书的习惯,我们五年前的论文都已经过时得没法看了,你们社科怎么还在看五十年前的书啊”

该怎么说呢,上野千鹤子这本十五年前的书,跨时间跨空间放到当今中国来看,不是也毫不过时,完全可用吗……

评论
热度(21)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辛夷枝上猫头鹰 | Powered by LOFTER